移动式破碎站在采场的布置受采场的地形、开采面积、爆破技术、挖装设备、后续输料条件等影响,有多种布置方式。根据移动式破碎站在国外一些工程应用的实例,大致可分为3种布置方式。
(1)布置方式A:移动式破碎站布置于溜井口,自卸汽车运料卸入破碎站,石料经破碎后直接卸入溜井。
(2)布置方式B:移动式破碎站布置于料场,自卸汽车运输给料,石料经破碎后由后续的半移动式胶带机运输。
亿彩网
(3)布置方式C:移动式破碎站布置于料场的开采面上,挖掘机直接装料给料,破碎后的石料由移动式胶带机和后续的半移动式胶带机、固定式胶带机输往半成品堆场。
国外工程中采用的这几种成熟的布置方式在大法坪料场都可以借鉴。在实际工程中,我们采用的主要布置方式是B和C两种。
在每一采层开始挖装时,由于采挖工作面较小,其面积不足以摆放下移动式破碎站和移动式胶带机时,只能采用布置方式B,即在下一开采层的工作面上,布置移动式破碎站,辅以自行设计的半移动式胶带机。由自卸汽车运输开采料,直接倒入破碎站的进料斗进行破碎,破碎料由半移动式胶带机和固定胶带机输往半成品堆场。由于破碎站的受料斗高度达%&,因此采用此种布置方式时,必须预先用钢筋石笼修筑卸料挡墙和汽车卸料平台,以及采场临时运输道路。此种运输方式的成本比方式$略高,规划时应尽可能减少这种方式的采用以及作业时间。
布置方式C是移动式破碎站和移动式胶带机联合布置的方式,是最能发挥移动式破碎站优越性的主要布置方式。由于移动破碎站和胶带机的尺寸较大,因此采用这种方式布置时,采场的布置平台需要有较大的面积。移动破碎站的总长18m,单节的胶带机长36m。移动式破碎站和移动胶带机展开时长度达90m。当两胶带机曲折布置,使水平夹角为300度时,移动式破碎站进料斗到胶带机卸料点的距离也达54m。因此采用布置方式C时,料场布置平面最小面积不得小于60mm*60mm。采场面积越大,对采用这种布置方式越有利。当采场面积扩大后,开采工作面与胶带机卸料点距离超过90m时,应铺设半移动式胶带机和轨道式胶带机,以解决后续输料的问题。
大法坪料场为三面临空的山体,呈锥体形。按12m作为一个开采梯段,共分为14个梯段,有用料开采总量为1346万平方米,约3600万t。料场揭顶后的高程为786m。好的层开采时料场开采面积较小,为了追求较大的爆破方量,采用的爆破梯段为18m,开采高程为768m。初期将1号破碎站布置在749m高程上,采用布置方式B。当开采面积大于60m*60m时,在开采层上布置2号破碎站和移动式胶带机,此时的开采面积约160m*180m,实施布置方式C。移动式胶带机的后续运输采用自行设计的半移动式胶带机。此开采层开采有用料约27万平方米。第二层开采时,采用的爆破梯段为12m,开采高程为756m。同样,将1号破碎站布置于749m高程上,将2号破碎站和移动胶带机布置于开采工作面上,采场面积约为160m*220m。由于开采工作面离固定胶带机较远,因此在移动式胶带机后面铺设轨道式胶带机。第三层开采高程为744m,采场面积为180m*280m,采场工作面已较开阔,但是如果两套破碎站和移动式胶带机连接起来在采场工作,工作面仍不够大,因此,仍采用B、C两种布置方式并用。第四采层以下,可以采用两套破碎站的C种布置方式。采场面积逐步增大,使用条件逐步得到改善,开采降段的频率降低,有效工作时间增长,生产效率逐步提高,石料运输的成本降低,更加体现了移动式破碎站和移动式胶带机的优越性。
采场的规划和移动式破碎站的布置,是移动式破碎站应用的关键,在实施中,必须根据地形情况,提前做好规划,有序施工,才能有效发挥其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