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回收处理需要进行产业化的原因
一方面, 欧美国家的垃圾回收模式不适用我国的情况。在美国和欧洲尽管有许多专门从事建筑垃圾回收与管理的公司,但是这些国家主要还是采取源头削减策略。这种采取源头削减策略的垃圾处理方式与这些国家的国情相适应的。由于美国和欧洲国家的基础建设基本上已经完成,所以这些国家每年的建筑垃圾生产量处于一个比较平稳的水平。而我国的情况却相反,我国基础建设的尚未结束、人们对房屋的基本需求以及住房条件改善的要求也不断增长、另外房子的老龄化意味着更多的房子被拆除重建,这些因素都预示着我国建筑垃圾在未来有猛烈增长趋势。显然,填埋的方式不适应未来的城市发展。因此,采用美国和欧洲的源头削减策略在我国是行不通的。
另一方面, 我国现阶段的垃圾处理方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建筑垃圾所面临的问题。通过对建筑垃圾= 采取费用的方式似乎可以解决垃圾问题, 但是根据对全国10所大中小城市的调查情况来看,建筑垃圾的平均处理费用为3. 5 元/ t 左右,且这个价格不包含运输费用。仅按这个价格计算, 2003 年到2005 年间全国平均每年的建筑垃圾处理费用达到17 亿元。这种从表面上看似乎可以解决建筑。
垃圾问题的收费措施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一方面建筑垃圾的取费较低,起不到抑制建筑垃圾产生的作用,甚至有许多单位私自处理建筑垃圾; 另一方面我国的基础建设的发展和对住房的要求都需要建筑业的快速稳定的发展,能不避免要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 想通过减缓基础建设和房屋建设的发展以达到解决建筑垃圾的问题的目的是行不通的。
我国的建筑垃圾综合治理能力不强, 在建筑中有许多能不再生资源没有经过回收就直接被处理掉, 浪费了宝贵的资源,也间接的提高了生产成本。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施工管理、施工工艺技术的落后; 缺乏建筑垃圾处理的管理监督机制;缺乏建筑垃圾资源化的推动机制。建筑垃圾处理产业化是一种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行途径, 把建筑垃圾的处理建设成为与建筑行业中配套的服务产业, 让经济作
为杠杆来调节和处理建筑垃圾的问题。